雷锋不可期?
打开微博,一条信息备受人们的关注,那是一个82岁的老汉救落水老太太,并在事后要求其通知媒体对自己救人的事迹进行报道而遭到落水者女儿质疑其救人动机的事。在评论中赞同其行为者有之,贬低其行为者亦有之。总之,人们褒贬不一,众说纷纭。
其实,在看到这一事例的时候,我挺赞赏他的那种在危难之际向他人伸出援手的行为。我想即使他是为了扬名而救人,他救人是怀有目的的,但是,他救人的这一行为总可称为是一次壮举,他救人的事实亦无可争议。再说,即使为了图名而救人也无可厚非。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即使他个人存在一些瑕疵,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毕竟,他救人的行为导致了好的结果,他图名的行为亦未对其他人造成大的损失,更何况老汉希望报道他的救人事迹也许并不是为了出名,还有可能是为了树立一个助人为乐的模范,一个好榜样。总之,老汉救人的动机是什么,我们无从知晓,我们对其动机的.质疑也只是我们的主观想象。也许,其动机只有老汉自己清楚。我们将目光着眼于其救人动机又有何意义,倒不如将视线关注于这件事在社会的影,以及这件事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当今社会,物欲纵横,早已不复建国初期那种纯朴的社会风气,人们奔波于生计,而疏忽了思想道德的建设。考虑事情,往往从利益出发,以利益的得与失来衡量一个人的行为,这种衡量标准无疑是不科学的,片面的。
每当新闻上报道助人为乐的先进事迹,人们总是会对其行为进行质疑,并对其动机妄加揣测,更甚者一些好事之人会进而搬弄是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使得做好事的人不胜其扰,在受到社会的赞扬的同时也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毕竟人言猛于虎,而这一社会现象导致人们在帮助他人之时要慎重考虑,甚至对帮助他人产生畏惧心,对帮助他人的事唯恐避之不及。综上所述,也无外乎当今社会像雷锋那样的人越来越少。如果社会上真的不再有帮助他人的人,那么这将是社会的一大悲哀。
同时,社会上亦存在着这样一种人,在别人帮助他之后,他非但不感谢,反而反过来敲诈他人。在学校,老师总是教导我们要助人为乐,但正是社会上的这些人使我们对老师的说法产生了质疑,甚至由此而改变了对社会的认知,以及对社会上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的态度,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漠不关心,致使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帮助。正所谓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但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孟子亦曾经说过“性本善”,人人都怀着一颗善良的心,相信,只要人人都能够走出束缚自己的名为冷漠的囚笼,那么温情将充满人间。